“院士天团”来中原了!
院士是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连日来,伴随着“院士中原科技行”系列活动在河南深入开展,十余位院士不辞辛苦,分赴郑州、洛阳、新乡,对中原农谷建设、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进入深入调研、实地指导。
6月19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主办,河南省科协牵头承办的聚焦中原——2023年省院合作院士座谈会在郑州举行,13位院士组成豪华阵容齐聚一堂,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调研情况纷纷提出真知灼见。
院士们眼中的河南印象
(相关资料图)
“河南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群众健康水平提高,做出的努力担当和付诸实践,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说。在此前的2天,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等组成生物医药发展调研组,先后在郑州市二七区疾控中心、安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开展调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表示,河南交通四通八达,陆空优势突出,是中原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要点。他说,航空航天产业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河南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战略,这对空天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对于河南高端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说,通过调研,看到了河南对科技创新、科教资源、人才引育的超常决心和魄力,“力度超乎想象,让我深切感受到河南全力推进产业发展的气势和劲头。
“河南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局和站位都比较好,特别是新能源商用车方面,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说。
论道中原掀起“头脑风暴”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认为,在近年来,河南生物医药行业产生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未来潜力巨大。生物经济会成为未来重要的变革方向,包含生物制造、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信息、生物医药等各个方面,“河南有基础、有条件,可以在这方面做强做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提出,中医现代化是未来的医学变革方向,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河南要深入发掘提炼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议河南发挥优势打造中医现代化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郭东明是温县人,他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建言献策之后,提出“要加强太极拳理论体系建设”,用通过现代科学解释传统太极文化,推动太极拳产业创新发展,形成与健康产业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河南如何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建议,河南高等教育要重视电子信息专业,还要高度重视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河南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建议,农业创新发展要有忧患意识,河南要及早补上基础研究方面短板,同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院士天团”缘何齐聚中原
记者了解到,此次举办的“院士中原科技行”系列活动,也是河南近年来参与院士人数最多、调研领域最广、活动形式最为丰富的院士科技活动。
河南缘何会受到众多院士的青睐?
去年6月21日、8月28日,河南省分别与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加有效的对接。河南省对落实省院合作协议高度重视,省委把合作协议具体内容列入“13710”督办事项,省科协积极履行省院合作委员会办公室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把推动深化省院合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强力推进。
今年5月19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科创中原”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全面战略合作,汇聚天下英才、集聚科创要素,把科技资源和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再次释放了强抓科技和重视人才的鲜明信号。
此次“院士中原科技行”系列活动是落实省院合作的重要举措,中国工程院对“院士中原科技行”活动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综合性院士行活动,列入年度重点支持专项计划,全国仅有河南和贵州两省入选。
在6月初,活动首站在新乡成功举办,6位院士围绕“中原农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此次在郑州、洛阳举办的活动,则属于第二阶段。7月上旬,将在鹤壁开展第三阶段活动。
记者 李娜
关键词: